去年初,全面注册制启动,10家拟上市银行平移至交易所,截至目前,还剩7家尚在排队中,仅湖州银行于去年11月1日进入了首轮问询,其余均仍停留在受理阶段,银行上市节奏放缓,拟上市银行步入了漫长的等待期。
加快构建形成能够有效促进和支撑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是深化县域产教融合亟须破解的重要命题。资料图片
县域产教融合要推动解决的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技术技能人才要素保障问题,着力破除的是县域产业发展壮大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间存在的“两张皮”困境。但产教融合具有鲜明的跨界性和天然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必须全面强化地方政府统筹与协调,以打造优质载体为基础、以构建良好生态为保障、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支撑,推动县域产教融合务实高效、持续健康的发展。
推动中职精准定位
着力打造优质载体
近年来,中职教育尤其是县域中职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曾经普遍“散”“小”“弱”“差”的局面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每个县域集中力量办好一所多功能、现代化中职学校的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推动县域中职学校精准定位,将其打造成为推动和促进县域产教融合的优质载体,是县域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
强化其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从当前教育布局结构看,如果没有县域中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必然带来区域教育结构的失衡,不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将成为无本之木,县域产教融合也将失去现实基础和重要依托。必须推动县域中职学校坚守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将学校发展置于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中去考量和推动,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在县域切实扛起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职业教育使命。
强化其促进就业的功能定位。职业教育的底色决定了县域中职学校办学必须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要通过专业产业深度对接,加速夯实县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盘”,既为延伸高职院校办学资源为本地产业发展直接培养人才打下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以专业为纽带为学生升学后返乡就业创业提供更多可能。要通过落实育训并举法定职责,加快形成县域技术技能人才培训的“主阵地”,直接服务县域本土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提升和生涯发展,为县域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效助力。
强化其扎根本地的服务定位。高职到市、中职到县的基本布局,以及发展职业教育的地方主责,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地域属性。对县域中职学校而言,县域不仅是其发展所依,更是其服务所向,偏离县域谈发展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要充分依托中职学校在县域人才和资源优势相对集中、与高职院校和本科高校有机衔接、与园区和企业联系紧密的平台优势,将其打造成为县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战略支点,以资源集聚、功能集中、管理集约为核心,推动产、教、科、城深度融合发展。
推动多维衔接协同
着力构建良好生态
由于产业规模较小、小微企业居多、中职就业功能消减、高职资源延伸有限以及各方核心利益诉求不易达成等因素综合影响,县域产教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普遍并不紧密。推动多维衔接与协同,加快构建形成能够有效促进和支撑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是深化县域产教融合亟须破解的重要命题。
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与协同。职业教育素有“九龙治水”之喻,虽能更好地得到各方支持,但政出多门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策落实的效率和效果。地方政府要不断健全完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坚持以“一盘棋”理念破除部门思维、本位立场,统筹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各项政策措施在县域落实,最大程度地实现政策叠加放大效应。
加强利益主体的衔接与协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个大的系统,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企业、职业学校、学生及家长等不同主体都参与其中并分别发挥重要作用。要让此系统健康运行,对各方核心利益诉求显然都必须予以充分关切。地方政府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推动构建形成一个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稳定持续的工作机制,明确有关各方的参与方式、保持有关各方的信息对称、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与行动,以最小的合作博弈成本实现各方核心利益诉求最大化。
加强外部资源的衔接与协同。对县域而言,无论是园区、企业,还是中职学校,其资源都是相对有限甚至是匮乏的。推进产教融合,必须破除“一亩三分地”思维,克服“等、靠、要”思想,主动对接、积极引入外部资源。在高技能人才结构性紧缺的大背景下,县域产教融合所致力突破的产业急需技术技能人才保障问题,当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域产业招商引资和集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各地正在大力推动优质高职尤其是当地市域优质高职的办学资源向县域延伸,也为县域产教融合提供了更广阔的改革发展空间。
推动供需战略适配
着力激发内生动力
“一体两翼”推动下,很多地方已将县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作为区域重大创新举措来进行推动。这些举措不能只是推动形态的变化,更不能仅仅成为“政策指挥棒”下的一时热度,必须全面加快县域产业发展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之间战略适配、高效衔接。推动县域产教供需战略适配,切实催生和激发出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是县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所在。
坚持以需求引导供给侧改革。建设县域产教联合体,要更加凸显职业教育服务产业、促进就业的经济功能,以现实需求来推动甚至倒逼县域中职学校办学思维转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要科学梳理县域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规模、结构,为职业学校专业动态调整提供基本依据。要仔细摸排县域重点企业的职业岗位及其能力素质要求,为职业学校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包提供重要参考。要积极组织对县域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技术需求的发掘、凝练,为职业学校开展针对性技术服务以及依托职业学校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提供现实空间。
坚持以改革驱动共生式发展。产教融合要取得实效,必须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全面破除实践中极有可能出现的“联而不合”“合而不融”现象,着力构建形成产教共生式发展格局。要清晰界定有关各方的权责及参与机制,以协同治理提升和保护有关各方的参与积极性。要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以畅通、高效、有序为核心,大力探索实体化运行、市场化运作,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目标一致、资源协同、行动协调、利益共赢的共生式发展。要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确保人才需求预测预警、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技术需求发掘凝练等方面工作的科学性,切实预防和避免有关各方可能存在的“拍脑袋”式非理性决策。
坚持以共赢赋能自组织运行。产教融合是由众多参与主体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推动系统的自组织运行,无疑将是公共价值最高、公共成本最低的一种理想状态。对县域产教联合体而言,必须以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最大公共目标,全面保持有关各方信息畅通与信息对称,不断优化有关各方平等参与互利合作的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充分关切、有效维护并努力达成有关各方的核心利益诉求,着力实现系统在尽可能减少外部干预协调的情况下,实现高效低耗的自组织运行。
(作者系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博士研究生、安徽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2023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安徽省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研究”[2023CX16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10日 第06版
作者:吴一鸣在哪里股票配资
学校职业教育中职人才县域发布于:北京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