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股票配资券商 日产本田两大巨头合并,意味着什么?|南方产业观

发布日期:2024-12-26 21:25    点击次数:185

网上股票配资券商 日产本田两大巨头合并,意味着什么?|南方产业观

12月23日,本田、日产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正式开启合并谈判。本田和日产将以共同出资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双方均作为该控股公司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合并,目标是明年6月达成协议,与日产组成企业联盟的三菱汽车也将考虑加入合并的可能性。若经营整合能够顺利达成,预计本田和日产将于2026年8月退市。

这也意味着,如果日产、本田、三菱合并成功,将成为一个年销量800万辆,仅次于日本丰田、德国大众的世界第三大汽车集团!

那么,为什么日本两大车企日产、本田会选择合并?这将意味着什么?

作为在去年四季度掀起亮眼行情的重点方向,北证市场今年却表现不佳。截至5月23日收盘,北证50指数年内累计下跌近25.8%,远远跑输其余主要指数。近期,随着大盘持续陷入震荡调整,市场热点轮动速度加快,不少题材呈现“一日游”的态势,一些资金“重操旧业”,在次新、小盘、妖股、北交所等方向抱团活跃,深跌已久的部分北交所股5月23日也由此得以修复,呈现局部高热的态势。

此次合并,与日产、本田发展情况息息相关。

作为日本第二、第三大车企,日产与本田都面临发展困境,数据显示,2023年,日产与本田全球销量分别为337万辆与398万辆,尤其在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明显。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日产中国累计销量为62.17万辆,同比下滑10.53%,而本田销量同样不乐观,11月,本田在中国车市的单月终端销量为7.6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销量下滑了28.01%,单月终端销量已经连续10个月呈现出同比下滑趋势。

据报道称,日产目前现金流只够支撑12-14个月,日产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净亏损93亿日元(约4.4亿元),相比去年减少超90亿日元。

曾在中国一时风光的日系车企,为何会遭遇如此境地?

在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日产、本田等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较慢,发展步伐明显滞后,新车产品更新较慢,未能跟上市场节奏。

一直以来,日系车企在燃油车领域具有明显发展优势,然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车企竞争更加激烈,新车产品上新速度明显加快,导致其逐渐丧失发展优势。

尤其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依靠智能研发优势,加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电动化产品日益丰富,控制成本“卷”起价格,导致日系车企丧失产品优势,市场份额遭到挤压。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2年,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分别是38.4%、44.4%和49.9%,到2023年,2023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56%,创历史新高。

日产与本田的合并,也意味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两大车企选择“抱团取暖”的方式,合力对抗外部压力,如顺利合并,或将成为与丰田相抗衡的另一个汽车巨头,在全球市场打造更强大的竞争力。

而在国内,车企改革同样在提速,今年吉利整合极氪与领克两大品牌,奇瑞收购东南汽车,长安整合燃油子品牌,东风汽车收购神龙公司,等等,目标都在整合资源优势,降低成本和内耗,强化战斗力。

这也意味着,随着下半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更加激烈,车企发展策略从单打独斗,形成合并共赢的发展趋势,汽车产业也将出现新业态,日产与本田合并的未来发展也值得期待。尽管外界并不看好日产与本田合并的发展,但能不能存活,是两家车企当下最急切的考虑。

南方+记者 拱千舒网上股票配资券商